培训 |
![]() |
24H投诉专线:13924259001 |
|
|
||||||
|
||||||
|
||||||
戴明认证检验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: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天河北路892号6楼 邮政编码:510630 总机:020-38837251 传真:020-38837252 邮箱:1141149001@qq.com 投诉电话:139 2425 9001 温馨提示:各区域认证服务团队联系方 式请联系中心客服,我们将竭诚为您 匹配适合您需求的服务团队,致力于让您感受到专业化、本土化的服务体验。 |
![]() |
FMEA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(DFMEA/ PFMEA)
|
一、课程背景
80%的质量问题都源于设计缺陷和工艺缺陷,质量管理的被动局面则在于对这些缺陷缺乏有效的管理。FMEA用严密的逻辑对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进行评审(其中包括对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),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和方案。这种系统化的方法能将工程师团队的技术很好地储备起来,并使之规范化和文件化
二、课程目的
使学员能熟练掌握新版FMEA,并能合理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风险分析及确定改进措施;
熟练掌握FMEA分析的逻辑关系,将FMEA的输出结果与设计流程中的其它工具结合,确保在设计中对风险点进行有效地管控。
三、参与人员
技术部门、设计部门、工艺部门、制造部门和质量部门的管理层及工程师。
四、课程大纲
单元 |
主要内容 |
目的 |
0 |
破冰案例研讨 |
|
风险的来源 |
梳理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 |
|
1 |
FMEA概述 |
|
FMEA的发展历程及类型 |
||
产品设计流程与FMEA的使用时机 |
||
FMEA的定义 |
||
FMEA开发小组团队 |
确定FMEA的职责,尤其是高层的参与 |
|
FMEA负责人的职责 |
||
定义FMEA的顾客 |
||
FMEA使用的成本效率 |
强调FMEA的重要性 |
|
单元小结:使用FMEA的基本原则 |
强调不能将问题传递到下一个环节 |
|
2 |
DFMEA的实施 |
|
步骤0:准备 |
||
DFMEA的目标 |
||
在制造和装配时需考虑的事项 |
||
需考虑使用阶段的事项 |
||
在FMEA过程需要提供的文件 |
||
创建一个卓越FMEA的条件 |
||
步骤1:项目范围 |
||
步骤2:结构分析 |
|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一:硬件分析法 |
以案例分析说明 |
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二:功能分析法 |
|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三:硬件分析法与功能分析法相结合 |
|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四:P(Parameter)图 |
||
分组练习一:练习产品结构分析 |
以客户的产品为例,进行结构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3:功能分析 |
||
定义功能的方法 |
||
质量机能展开(QFD) |
||
将QFD链接到DFMEA |
||
描述功能 |
||
“项目/功能与要求”分析 |
案例分析 |
|
步骤4:失效模式分析 |
||
什么是失效 |
||
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潜在失效的后果 |
案例分析 |
|
失效模式和后果的联系 |
||
分组练习二:练习定义功能/要求、失效模式及其后果 |
在练习一的基础上,进行“功能/要求、失效模式和后果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潜在失效起因/机理 |
||
典型的失效起因/机理 |
案例分析(失效链) |
|
现行设计控制及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设计评审的内容 |
||
在设计中如何规避人为的错误 |
||
分组练习三:练习分析失效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|
在练习二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原因和控制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5:措施分析 |
||
严重度(Severity)评估和分级 |
||
特殊特性(Special Characteristics) |
||
产品特性金字塔 |
||
特性级别 |
||
发生度(Occurrence)、探测度(Detection)评估 |
||
AP等级 |
||
分组练习四:练习分析风险措施的需求 |
在练习三的基础上,进行“风险量化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6:优化改进 |
||
建议措施及责任 |
||
DFMEA改进途径 |
||
措施的提出、评价和选择 |
||
措施评价工具:Pugh matrix、Pay-Off matrix |
||
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确认 |
案例分析 |
|
分组练习五:练习提出和选择改进措施方案 |
在练习四的基础上,进行“改进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DFMEA的输出和关联 |
||
跟踪措施 |
||
单元小结:DFMEA与设计文件的相互关系 |
||
3 |
PFMEA的实施 |
|
DFMEA与PFMEA的关系 |
||
PFMEA的实施流程 |
||
PFMEA的输入和展开 |
||
步骤1:组建团队 |
||
多功能小组的组成 |
||
小组成员提供什么 |
||
步骤2:过程定义 |
||
过程流程图 |
案例:宏观过程流程图 |
|
过程/功能定义 |
||
微观过程流程图 |
案例:各工序的输入输出 |
|
列出对功能的详细要求 |
||
分组练习六:练习绘制流程图 |
以客户的工艺为例,进行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3:失效模式分析 |
||
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动作的运行机理 |
案例分析 |
|
采用“头脑风暴法”识别所有的失效模式 |
||
潜在失效的后果及思考方向 |
||
失效模式和后果的联系 |
||
分组练习七:练习定义失效模式及其后果 |
在练习六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模式和后果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潜在失效的原因 |
||
原因分析判断技巧 |
||
现行过程控制 |
||
现行过程控制:常见的探测措施 |
案例分析 |
|
失效原因→失效模式→失效后果 |
||
分组练习八:练习识别失效模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|
在练习七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原因和控制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4:措施分析 |
||
严重度(Severity)、发生度(Occurrence)、探测度(Detection)评估和分级 |
||
AP等级 |
||
分组练习九:练习分析风险措施的需求 |
在练习八的基础上,进行“风险量化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5:优化改进 |
||
建议措施及责任 |
||
PFMEA改进途径 |
||
措施的提出、评价和选择 |
||
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确认 |
案例分析 |
|
分组练习十:练习提出和选择改进措施方案 |
在练习九的基础上,进行“改进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8D和FMEA的链接(Linkage) |
||
单元小结:PFMEA的输出 |
||
4 |
控制计划的编制 |
|
PFMEA的关联 |
||
过程控制路线图(Roadmap) |
||
控制项目的选择 |
||
有关测量系统的要求 |
||
影响控制计划的几个因素 |
||
将PFMEA链接到控制计划 |
实例分析 |
|
控制方法的开发 |
||
分组练习十一:练习控制计划的编制 |
||
控制计划评估清单 |
||
单元小结:如何用PFMEA和CP来降低制造的风险? |
||
课程总结 |
![]() |